"会耕作"到"慧耕作":兴安农垦呼和马场智慧农业助力高质量发展-9游会

发布时间:2023-09-05 16:13:11丨来源:中国网丨作者:丨责任编辑:苏文彦

夏末秋初,兴安农垦呼和马场的大片玉米进入收获期,一望无际的田地里却不见一个人影,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摄像头、传感器,它们不眠不休地实时监测着田地里的情况。另一边,在呼和马场场部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只需要在手机屏幕上点一点,土壤墒情、虫情、水位、气象等实时监测的数据就出现在眼前。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、农机作业远程监管与服务系统等农业生产新技术,让呼和马场的种植从“体力”模式转变为“智慧”模式。  

万亩青贮收获

针对传统的农机作业监管人工抽检工作量大、检测效率低、检测覆盖面少、精度差等问题,呼和马场设计开发了农机作业远程监管与服务系统,该系统集成传感器技术、计算机测控技术、卫星定位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,实现了对农机耕、种、管、收、秸秆综合利用等农机全程机械化的作业监管,实现了农机作业面积、质量的数据精准监测与作业信息的图表化、可视化展示,为全场农机作业统计分析提供量化依据,降低了农场农机管理强度,提升了农场农机作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。 

提到农机作业远程监管与服务系统,呼和马场生产部副部长张国亮的话匣子便打开了:“我们这个系统是针对呼和马场的实际情况设计开发的。这个系统能实现对全场安装远程监测终端的农机具的作业位置、状态、面积、质量和场景视频等信息的实时监控,方便管理人员利用‘一张图’对全场农机进行统一管理与调度。农场还配套化开发了农机作业监测助手app及公众号,利用手机或平板即可对农机实时动态、作业面积、作业质量等信息进行快速查询。”  

“以前种植100亩地,从耕地到播种,从田间管理到收割,没有50个工根本干不完,现在有了农机作业远程监管与服务系统,1个农机手轻轻松松就干了。”呼和马场农机服务站白云峰说。 

收割机卸粮

借助北斗卫星提前对田块打点定位,规划最优作业路径;利用摄像头实时监控作业情况,画面同步回传后台;通过无人值守气象站,实时监测空气温湿度、光照度、降水量等信息;手指在手机上轻轻一点,就为鲜食玉米地进行了追肥工作……使用北斗导航追肥过的田地,在后台能够精准地看到施肥的效果和数据,具有效率高、速度快、便于统防统治等特点。

据悉,呼和马场今年开始使用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,目前,全场共有200亩高标准农田使用该技术。使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,与传统灌溉相比,每亩地可节约用水超50%以上,与地表施肥相比,水肥一体化系统更是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在80%以上。  

“以前种地,最头疼的就是给作物追肥了。耗费大量的人力不说,还浪费了不少肥料,提高了种植成本。现在缺什么肥、缺多少,后台点一下就能看到,100亩的种植面积只需要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操作一下就能完成追肥。如果种植玉米,每亩地能够增加收入300余元。”呼和马场生产部工作人员吕春久说。  

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最“强”的一点是能够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,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,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、供肥,使水肥相融后,利用管道、灌水器等设备进行精准灌溉到禾苗根部。为了更好地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,实现增产减劳的效果,呼和马场引进新型智能化灌溉系统,153眼抗旱井,安装砖泥井房145座,整体设计提升了智能灌溉方法,智能监控土壤四情。 

为了提高产量,减少人力成本,近年来,呼和马场立足垦区优势,把规模化、集约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,用现代科技指导农业生产,先后引进了美国凯斯大马力牵引车、北斗导航系统、奥地利奥迪博天c4播种机、意大利马斯奇奥播种机、德国克拉斯青贮收割机等多个高科技设备,让种地变得智慧化、现代化。  

“下一步,我们将充分利用现有设备,发挥出最大的功率和效率,让我场农业彻底实现机械化、现代化、智能化,让职工群众从土地中解放出来,更好地发展第二、第三产业。”呼和马场农业副场长孔繁龙说。  

从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到“手指点一点”,从背着喷雾器打药到植保无人机“飞入”田间地头,从会种地到“慧”种地,机械化、智能化和科技化给农业生产注入活力的同时,也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。在科技的加持下,兴安农垦正以智慧农业跑出农业种植的“加速度”。(文:包一婧、王萍,图:高杰、刘博石)


"));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