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草教育专家建言林草院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-9游会

发布时间:2024-05-20 14:15:00丨来源:丨作者:丨责任编辑:苏文彦

发挥农业科技驱动、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等,是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环节。

林草教育专家们认为,实现乡村全面振兴,必须重视发挥林草教育科技人才“三位一体”支撑作用。林草院校是林草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,要紧紧围绕乡村全面振兴和林草富民生态产业发展需求,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、壮大乡村人才队伍作出新贡献。

提升学科专业竞争力和建设水平

破解乡村全面振兴和生态产业发展“卡脖子”难题,强化人才培育是基础。专家们认为,要立足源头培养,提升林草院校学科专业竞争力和建设水平,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。

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吴家胜建议,聚焦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,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适应性、引领性的新农科专业,加大对乡村种养殖领域本科技术人才的定向培养力度,扩大免学费涉农专业技术人员培养规模。

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田阳认为,要重点建设生物育种、土地科学与技术、生态修复学、智慧农业、食品营养与健康、乡村治理等亟须紧缺专业,大力实施林草基层一线就业促进引导行动,加强林草重点关键亟须领域专业人才定向培养,引导更多林草毕业生到林草基层一线创新创业。

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周统建提出,聚焦乡村振兴产业优化学科专业体系,推进智慧林业、乡村规划等相关新兴学科专业发展,同时运用生物、信息、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现有涉林学科和专业,整体提升林草院校学科专业竞争力和建设水平。

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宋吉红表示,要注重培养懂农业、爱农村的人才,持续推进乡村中小学社团建设等品牌项目建设,不断夯实生态文明教育基础。

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

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。专家们表示,林草高校要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、现代林草高质量发展需求,加强原创性、引领性科技攻关,不断提高林草科技推广应用水平。

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徐迎寿认为,要聚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,促进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有效衔接,以战略性系统改革为根本动力,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开辟新领域新赛道、彰显新动能新优势。

吴家胜提出,要坚持技术创新与技术推广“双轮驱动”,把新业态、新技术、新模式、新产业融入现代林草业,加大对林草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,把产业链、供应链、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现代林草业,促进乡村产业复合经营。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院长王利兵表示,要加强基层林草科技推广体系建设,鼓励专家服务林草生产,推广科技小院模式,确保好技术让农民用得上、得实惠,打通林草科技进乡村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副院长潘玉昆建议,围绕林草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领域,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,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。搭建林草科技推广平台,加强林草科技成果转化,推动林草产业与旅游、康养、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。

培训高素质新生代林农带头人

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。专家们建议,围绕乡村振兴目标,大力培训高素质新生代林农带头人,助力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质量提升。

吴家胜表示,要坚持学科人才与乡土人才“双向互动”,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,推进一批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,构建“首席专家团队 乡土专家团队 n个新型经营主体”的乡村振兴人才团队模式,培育乡村振兴“土专家”、农业知识“田秀才”。

宋吉红建议,积极开展“支林计划”“兴农计划”,加强乡土人才培养,针对乡村管理干部、农业技术人员、中小学教师等的能力提升需求,积极开展管理能力提升、黑木耳栽培、中药材种植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等专题培训。

田阳认为,要发挥继续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,开发建设生态旅游与森林康养、林下经济和特色种养、乡村研学与自然教育等新业态发展需要的职业技能、科技成果转化和经营管理培训课程体系,针对新型农林经营主体带头人、退役军人、返乡创业林农等重点群体,采取跟踪培训、入校系统研修、订单定向定岗培训相结合的方式,将培训资源送达最需要的基层一线。

西南林业大学湿地学院院长宋维峰提出,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乡村振兴需求,加强对乡村干部和群众的培训教育,提高和普及群众的科技意识和水平,解决群众信息不准、不畅等问题。(文:铁铮,原标题:全面发挥林草教育科技的支撑作用——林草教育专家建言林草院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

"));
网站地图